时令已过“大寒”,往年此时是豆制品一年之中的需求最旺季,而今年却一直平淡。随着春节临近,预计终端豆源转化自本周起将日益增量,峰值或在本周末出现,终端经营商节前对东北豆的补库基本进入尾声。
东北产区国储收购库点较少,对整体行情缺乏支撑,期货豆一、豆二全面下跌,各类持粮主体失去提振,豆农售卖情绪上升,而贸易商却谨慎增仓,有订单的大户正常收购,部分中小户已提前进入离状态。
进入今年1月初以来,关内豆区收购主体由过度谨慎向恐慌递进,随收随卖的主体日益下调收购价格,令持粮较多的赌市主体因“怕亏多”而跟不上调整节奏。终端市场通过连续一周的补库,本周各区域流通量日益下降,大部分地区连续几天的雨雪天气阻断收购,中小户停收现象陆续增多,部分正常收购的大户为规避风险,有进一压低收购价的趋势。
东北外发逐渐停滞
收购主体提前离市
受北粮南运的时差影响,终端市场对东北豆节前的补库已近尾声,近距离的需求主体选择汽运,仅有“零星”调剂性补给。东北产区国储正常收购的库点较少,对整体行情缺乏支撑。期货豆一2403合约已背离现货主流行情,在跌破4800点之后,令各类持粮主体看淡未来豆市,曾经惜售的豆农情绪明显松动,但收购主体却进一步谨慎,有订单的大户在适当下调价格后还在维持收购,而许多中小户已经选择提前离市。
随着春节渐临,外发量全面下降,东北产区贸易商往年此时正值补库高峰,而本年度新季大豆上市4个月以来,不但未出现过短暂的反弹,而且价格还不断下探。大、中、小户收购主体持仓量均低于常年同期,销区经营主体目睹产区日益下行的价格,也多采取循环补库的方式,使得粮源压力集中于基层。黑龙江东部地区粮源总体质量超常,价格和质量明显取代了运输劣势,佳木斯、富锦、建三江等地粮源外发量占总产的55%;中西部地区和内蒙古、吉林等地粮源余量约占产量的63%。
按照往年的情形,每年春节前产区余粮数量约占45%,后市压力则不会明显。当前这种余量是历史总产大幅增加、且在低消耗状态下形成的积聚性卖压;同时,省级和国储上年度政策性调节储备粮源近300万吨压仓,加上俄罗斯大豆预计进口总量约110万吨,比上年增加约15万吨。
进入新年后,转基因大豆的价格跌幅较大,春节前各地用量较少,随着外盘利空放大,2月和3月美湾大豆到港成本回落,目前的分销价4630~4650元/吨仍是高位,2月下旬至3月不排除有降至4400~4500元/吨的可能。受此影响,市场的替代量增加,东北豆转化占比减少,现行价格能否稳住取决于未来的政策效应。
东北产区除国储启动晚的个别库还在收购外,象屿、九三等其他企业虽然挂牌收购,但由于价格较低,交售车辆较少,期货豆一远近合约均背离现货行情,节前现货流通量接近停滞,部分主体曾经参拍成交的陈豆还有一定量的滞留,现在4600元/吨也难以出手。现货收购市场的中小户陆续提前离市,部分有订单的大户,除黑龙江东部地区价格稳定外,其他地区均有小幅下调,蛋白含量在40%~41%之间的毛粮基层主流收购价在4600~4700元/吨之间。这类粮源塔选后商品豆装车报价以4900~5000元/吨占主流,个别大订单的主体装车报价4840~4880元/吨,相对于黑龙江东部地区的运费差率而言,此价格流入终端企业已表现出优势。蛋白含量41.5%~42%的塔选商品豆主流装车价5000~5100元/吨,蛋白含量42.5%~43.5%的装车报价5140~5240元/吨,部分蛋白含量45%~46%的高蛋白单一品种装车报价5360~5440元/吨,塔选分离的6.5长孔规格大粒型商品豆装车报价多在5100~5300元/吨之间。
春节前,东北产区全面休市或比常年略早,下周中期估计均会歇业,部分地区的降雪量偏大,已中断正常的收售进程。贸易商建仓和增仓意识虽然淡薄,但均有一定的量应对节后市场,其行情将保持现行价格运行。人们所期待的政策导向,鉴于各地仓容偏紧,即便有调节性储备也仅能适度减缓卖压,对行情拉升的概率较低。
恐慌氛围提前显现
关内豆市超常下跌
东北大豆的质量和价格优势被终端市场增量转化,弱弱的需求环境使得关内粮源压力后移,进入新年以来,继江苏“杂花豆”价格下调之后,河南、安徽部分地区迅速调整收购价格。由于部分经雨、感观略差的“二级豆”拖累行情,各地质量把控较好的收购主体循环流通,超前下调收购价格,利润在合理区间运行,部分持有较大量的赌市主体,“越怕亏钱越大亏”的趋势凸显。
江苏豆区的南通、盐城、淮安等地“大乳白”装车价稳定在6360~6440元/吨,近期流通较好,而“翠扇”6560~6840元/吨的报价流通明显迟滞,“黑脐王”感观虽好,但出品相比往年略有瑕疵,6300~6360元/吨市场接受度明显不如常年。各区域“杂花豆”质量差异较大,许多机收豆“泥花”偏重的或经雨抢收、感观略差的商品豆5160~5200元/吨,而品相较好的优等级粮源装车价5600~5760元/吨,同是“杂花豆”,其价差较大。北部徐州睢宁“二级豆”装车报价仅4960~5000元/吨,沛县优等级粮源装车价5760~5800元/吨。受雨雪天气影响,近几日各地收购全面中断,外发量明显低于上周。
1月初安徽阜阳太和、亳州市谯城区、涡阳、利辛等地大豆收购价全面下调,不同质量毛粮收购价在4700~5000元/吨之间,同类商品豆区域之间装车报价相差较大,以5260~5400元/吨占主流。受外围因素影响,往年高价区的淮北地区持粮较多的主体调整节奏缓慢,终端主体转向外围较多,逼得价格跟随调整,主流装车价格已步入5360~5400元/吨,虽然不及上述区域有优势,但多数处于亏损状态外发,部分赌市主体难以接受现状。宿州市的宿县、泗县、灵璧等地,除“郓豆一号”品种较多的区域装车价在5600~5660元/吨外,其他粮源主流价格在5400~5500元/吨之间,蚌埠市五河装车报价5200~5360元/吨。
河南许昌、周口、漯河、驻马店等豆区雨后豆占比较大,这类粮源装车报价4800~4900元/吨,少量优等级粮源价格受到拖累,连同个别从外地拉回囤积赌市的主体不得不服价,5300~5360元/吨流通较弱。经历连续的雨雪天气之后,销区节前补库已基本进入尾声,大多收购主体有提前离市的可能。
山东豆区的济宁市鱼台、金乡、微山、汶上、梁山及菏泽虽然筛选设备较好,受江苏、河南、安徽现行价格影响,各地挺价失败,已跟随外围下调,装车价回落至5360~5440元/吨,因雨雪中断收购,收购主体库存均不明显。春节前豆农还有售粮意向,没有明显压力的收购商此时可适度为节后备点粮源,经调整后收购价在3月中上旬或已无风险。
长江流域豆区先期库存的粮源较多,部分赌市大户亏损面放大,受其他低价区和东北行情的影响,不得不“服输”。皖南安庆和鄂东的黄梅、武穴初期5360~5440元/吨不情愿卖的粮源,现在5000~5100元/吨的报价市场流通却很少。湖北西部主产区的石首、公安、监利优等级“杂花豆”装车价已跌至5800~5900元/吨,许多大户囤积的粮源难以被市场接受,亏损面呈上升态势。天门、钟祥、沙洋、京山、汉川“杂花豆”已回落至5760~5800元/吨,但流通依然较弱。“早熟537”“冀豆12”价格稳定,分别保持在7000~7100元/吨、6440~6600元/吨,近期流通量增幅不明显。各区域基层收购经纪人库存量较大,而收购网点却在理性和谨慎过程中合理规避风险。
从关内总体情形看,价格虽然明显下调,但由于粮质差异大,销区市场节前需求低于预期,各地不同类粮源后移,其压力在节后的3月下旬会明显加剧,届时价格仍有下行趋势。建议各类持粮主体尽可能抓住节后市场第一轮补库周期释放库存,减少风险损失。
预期转化峰值后移
经营主体补库偏慢
“立春”节气将至,预期的豆源转化高峰期推迟,各地大型企业和作坊的加工量仅比平时略增,其高峰预计推迟至“小年”(腊月廿三)。市场反映,今年春节期间豆制品需求或有可能短期骤增。但因时间短暂,终端经营主体节前的备货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加工所需,对豆市行情缺乏实质性的拉升效应。
国产大豆供大于求的格局已尘埃落地,政策市的方向指引只能是期待,其总产连续两年破历史纪录,而面临的问题是需求较弱的大环境。养殖业的不景气使得豆粕行情进入熊市,外盘利空面不断放大,进口转基因大豆到港量增加,其压力使得分销价大幅走低,曾经以毛粮4800元/吨订购12月份的美湾大豆,由于国产大豆的优势所在,订单没有抛掉的经营商全部亏损,现在港口分销价4600~4650元/吨,售卖量仍大幅低于常年同期。进口大豆替代量减少,本应增加国产大豆的使用量,但并非如此,原因是这类经营主体不敢大量订购,未来趋势将进一步走低。
据监测,美西大豆2024年2月到中国口岸完税价格在4247元/吨,3月船期到岸完税价格在4243元/吨;美湾大豆2月至中国口岸完税价4336元/吨。而3月份巴西大豆价格仅3791元/吨。2023年进口俄罗斯大豆数量约95万吨,新年度有望达到110万吨,其入关后的价格和质量已经比东北豆有一定优势,国产大豆自身的过剩不能单靠收储去调节,连年增加库存已不现实。终端主体已经看淡未来豆市,产区卖压的体现将使行情反弹的机会变得渺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