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

行业要闻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要闻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来看最新解读!

更新时间:2025-02-24 13:47:32点击次数:160次

2月2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共六个部分,包括: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着力推进乡村建设、着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着力健全要素保障和优化配置体制机制。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当前,农业再获丰收,农村和谐稳定,同时国际环境复杂严峻,我国发展面临的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越是应对风险挑战,越要夯实“三农”工作基础。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持续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说到了广大农民及涉农产业企业的心坎上,为我国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大豆协会执行会长、黑龙江省大豆协会会长唐启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国产米面油糖肉供应量越来越充足、品种越来越丰富、品质越来越高、市场越来越繁荣,这与中共中央、国务院持续大力支持我国农业发展是分不开的,得益于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产量、品质的整体稳定提升。比如,在东北广阔的黑土地上,优质大豆、水稻种植面积持续稳中有增,昔日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东北大米、优质大豆及其产品如今已成为普通家庭常备食用品。

唐启军表示,近年来,由于政策支持、各项惠农措施及补贴落实到位,我国大豆最重要产区——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特别是大豆单产出现较大幅度提升,优质高蛋白、高油大豆推广十分顺利,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深度与空间得到了拓展。与此同时,大豆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大豆深加工、高附值产品的开发可谓“日新月异”。

期货日报记者注意到,虽然当前我国粮食年产量已超过7亿吨,但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仍重点聚焦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要求稳定粮食播种面积,主攻单产和品质提升,确保粮食稳产丰产;要求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挖掘油菜、花生扩种潜力,推动棉花、糖料、天然橡胶等稳产提质。实际上,正如唐启军所言,无论是米面油,还是糖棉肉,这些商品的国产数量、品质均可以较好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政策支持对我国大豆种植面积稳定意义重大,如东北大豆补贴高于玉米等能增强农民种植积极性。”唐启军说,在国家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等推动下,我国大豆面积、产量、自给率均呈现增加态势,如当前我国大豆年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在2000万吨以上。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扶持畜牧业稳定发展,做好生猪产能监测和调控,促进平稳发展。浙江杭州一家期货公司负责人告诉期货日报记者,2024年,他所在的期货公司及其下属企业通过运用生猪期货工具与市场平台,引导众多生猪养殖企业积极进行价格波动风险规避、管控,开辟出了不少创新型生猪养殖成本管控与产品销售模式,其中仅在生猪销售方面就帮助养殖企业在期货市场完成出栏26万头。

新疆阿拉尔市红福天枣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何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为我国农业农村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把好了舵。对红枣产业而言,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其中要大力发展绿色、特色农产品种养,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这为我们涉粮涉林涉果等农业公司的发展吃下了一颗‘定心丸’。”何军说,当前新疆红枣产业升级换代发展态势明显,产业链主体正在向南疆地区转移与集中,带来了超前的产业发展新思维、新模式,也带来了资金流、客户流。值得关注的是,红枣期货交割库的设立、“保险+期货”项目的落地、红枣期货质量标准和价格的引导,促进了红枣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增加了枣农收入,提供了就业机会。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红福天枣业有限公司等产业企业,在借助红枣期货降成本、稳经营发展壮大起来以后,积极主动地投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大力探索“龙头企业+基地+职工或农民”的创新型红枣种植、加工、销售经营模式,有效促进了当地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例如,引导枣农改变过去传统的种植模式,采用现代标准化的种植方式,既节省成本,又提高了红枣品质,同时还在红枣精深加工方面进行投入,成功研发且生产出红枣浓缩汁等一系列精深加工产品,解决了红枣销售难、价值低等难题,有利于提高枣农收入,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

何军表示,2024年,在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公布的中国农业品牌目录2024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中,阿拉尔红枣名列其中。第一师阿拉尔市精心培育的“小红枣”,如今已成为“大产业”,不仅有效拉动了经济发展,也带动了职工群众有效增收。未来,公司将利用红枣期货套期保值等为枣农和企业管控好市场风险,确保收益稳定,将在红枣精深加工方面持续发力,加大科研投入,把红枣产业做大做强,推动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河南鑫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起力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花生是河南省的重要油料作物,近年来河南省不但花生种植面积、产量逐年提高,而且单产、品质全面提升,其中高油酸花生的推广面积喜人。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挖掘花生、油菜扩种潜力,讲到了大家的“心窝子”里。

“自花生期货上市以来,期货行业和现货产业围绕期现货市场做了很多‘大文章’。例如,针对种植花生农户推出‘保险+期货’项目,一方面积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花生产业融合发展;另一方面让产区农民享受到了产融结合的红利。最终的结果是,稳定了我国花生种植面积与产量,增加了国产油脂油料供应量,保障了我国油料安全。”陈起力说。

河南省驻马店市泌阳县一家农业种植合作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小麦、玉米收购价格运行较为平稳,其中2024年11月以来还呈现出小幅上涨态势。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健全粮食生产支持政策体系,如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综合施策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稳定市场供需,保护种粮农民积极性,维护好农民利益。广大农民、种粮大户及农业种植合作组织粮棉油生产的信心进一步增强。

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官网消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将于2月24日下午3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韩文秀,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祝卫东介绍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扫一扫,有惊喜哟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 黑ICP备2025036316号-1号 技术支持:巨耀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