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忙种忙收。眼下,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事繁忙,田间地头,各地增粮出实招:开展农事托管,让良田种足种满;良种搭配良法,种出“新希望”;减损也是增收,努力耕好“无形良田”……“加减”运算中,努力让粮食稳产增效。
农田托管 让良田种足种满
一场雨后,土壤墒情正好。6月6日一大早,在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安丰塘镇戈店村,寿县力杰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顾广银来到田间,开上大型拖拉机,带着打浆机开始平整水田。施肥、打浆、封闭除草,一系列插秧准备工作一次性完成。
顾广银从戈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托管了2000余亩土地。他说,2019年当地实行农业生产大托管改革,种粮大户从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后,可以在淮南市“农管家”平台集采农资、开展订单加价销售,种粮效益得到保障,良田复种指数也提升了。
6月2日,在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许堂乡刘岗村,村民刚收完小麦,就忙着种玉米。新华社记者 水金辰 摄
在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泉交河镇新松树桥村,成片的秧苗已经翠绿挺立。80岁的谢得意正在田间巡查,不时拔除一些田间杂草。
谢得意是湖南农田谋士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聘请的50多名“田间管家”中的一员,今年管理农田100多亩。这些平均年龄超过70岁的“老把式”们,日常工作是指挥农机手、监督农事落实、查看田间情况等。
农田谋士现代农业集团今年共为湖南6个区县的100多名种粮大户托管了2.8万亩稻田,推出包括代育秧、代翻耕、代插秧、代管理、代防治等在内的“十代模式”,这不仅为一些种粮大户提供全链条社会化服务,还让曾经抛荒多年的土地又成为良田。
良种配良法 增粮夺高产
“你看,今年的麦子长得多好!”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李王村党支部书记陈海峰走进麦田,捋下一把麦穗搓一搓,查看麦粒灌浆情况。5月下旬,陈海峰曾找来测产专家,通过亩穗数估算了今年的收成:900多亩的“山农28号”品种,亩产能突破1400斤。
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果里镇李王村党支部书记陈海峰正在麦田里查看麦粒灌浆情况。新华社记者 叶婧 摄
好收成先得有好种子。山东是农业大省、种业大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为47%。
在农业农村部近期发布的《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2023年)》中,陈海峰种植的“山农28号”被列为骨干型品种。谈起品种优势,主持选育这一良种的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赵檀芳说,品种表现上个子不高、穗头不大,但亩穗数、千粒重较高,并且杆矮抗倒、株型较紧凑、籽粒灌浆脱水较快,特别适宜机械收割。
在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90后”种粮大户焦瑞深有感触地说:“今年这一产量算是达到了预期,这得益于前期良法配套和农田精细化管理。”
旋耕、播种、施肥、镇压一体推进,实现一播全苗;在小麦播种、越冬、返青、拔节不同生长期,浇水保湿;小麦遭遇倒春寒,及时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使其免受冻害避免白穗……焦瑞说,在气象年景较差时,科学种粮的产量优势会更加明显。
机收减损 耕好“无形良田”
6月6日,山东省启动小麦机收减损技能大比武活动,小麦自西南向东北、由零星收获转向集中收获。在陈海峰的麦田里,小麦机收如火如荼。望着不断“吞吐”的收割机,陈海峰说:“要想多打粮,收割机驾驶也是一道关,得匀速行驶,不能贪快。”
今年夏收,陈海峰做好了机收减损准备。在李王村党支部领办的合作社里,自去年秋播以来,陈海峰组织合作社内全体机手专门就机收减损技术要点培训了2次。“虽然没专业测算过,但从收获的粮食看,提升机手技术能减少约3%至5%的损耗。”陈海峰说。
在湖南省益阳市佳泽富农业机械服务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周碧云的工作强度逐渐增大。厂房内,他正帮助种粮大户赵舜良调整收割机的风机系统和脱粒系统。再过一个多月,这里早稻就要收获了。周碧云告诉记者,预计整个6月,他们要调试的收割机将超过200台。
周碧云(前)在帮赵舜良调试农机。新华社记者 周勉 摄
“以前为了提高效率、加快进度,有时会把风机的功率调得很大,田头时常能看见掉落的籽粒。”赵舜良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种了500亩水稻,以往每亩地浪费约50斤,就损失约2.5万斤稻谷;如果把损失控制在2%以内,就可以多收约1.5万斤,按每斤1.2元计算,增收1.8万元。
自去年以来,湖南省农业农村厅农机事务中心在全省开展农机减损大宣传、大培训,力争将今年水稻机收损失率控制在2.46%以内,低于3%的国家标准。(记者水金辰、周勉、叶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