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

热点专题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吉林公主岭:大豆玉米“联姻” 实现“一地双收”

更新时间:2025-10-31 09:49:05点击次数:94次

公主岭市范家屯镇乾程农民专业合作社玉米大田里的300公顷玉米和700亩大豆进入收割期。一排排玉米秆上挂着金黄饱满的玉米穗,中间种植的大豆也生机勃勃,两种农作物一高一低间隔种植,大豆在玉米的“护卫”下长势喜人,大豆玉米“手牵手”,带状复合种植进入丰收季。

田地里,两台专用收割机正在同时作业,两种作物联合收割互不影响。

“自从三年前开始采用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后,玉米产量一点也没下降,大豆就相当于白得的,每年的收入都增加了不少。”合作社理事长王成说。

除了种植模式上的新探索,合作社还采用精量播种、密植的方式,有效提高了玉米产量。同时,通过机械化秋收,把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大大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

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种植模式充分利用高位作物的边行优势,扩大低位作物受光空间,使两者间种通风透光,实现协同共生、一地双收、交替间作,在保证玉米产量基本不减的情况下,同时又能收获一季大豆。

“合作社采用10垄玉米、8垄大豆间作套种,通光通风还有利于排水,效果非常好,经理论测产,公顷内玉米产量可达1.8万斤、大豆3900斤。”王成说。

合作社选用省农业科学院自主研发的吉育系列高产、高油、高蛋白品种,采取免耕、密植方式,开展高标准、精密度、高质量播种,还严抓苗期、初花、结荚、鼓粒等重要时间节点,应用施肥和机械除草等技术,为大豆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王成介绍:“这样的种植方式,不仅节省时间和人力,还避免过度翻地,防止土壤被风蚀水蚀,不同作物间作还能起到相互促进、减少病虫害发生的作用。”

近年来,公主岭市坚决落实做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粮食安全生产为主线,在增加补贴、改良农艺、科学优种等方面积极投入,大力推广“米豆间作”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充分利用种子科研、合作社运营、全程机械化等有利条件,推广实施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扫一扫,有惊喜哟

版权所有 黑龙江省大豆协会 黑ICP备2025036316号-1号 技术支持:巨耀网络